七家媒体采访我院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团队

2011-10-27 09:29:14 来源: 437ccm必赢国际本科生新闻中心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2011年10月23日下午六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场掌声雷动,我校我院代表队作品“竹”以重量78.6克、最大荷载34千克、承受1.16g加速度汶川地震波的全场最高成绩荣获特等奖。26日下午两点半,我院获奖团队接受媒体联合采访,科学时报、四川日报、中国教育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七家媒体参加采访。教务处董艳云副处长,实践教学科卫飞飞科长,王克贵老师,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田红科长,蔡京君老师出席会议。

首先,437ccm必赢国际院长助理、参赛队领队李彤梅老师对我校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进行了总体介绍,认为我校能在第三届、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两次获得特等奖、英国使领馆“设想家”抗震建筑设计挑战赛问鼎总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学校一直以来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的办学理念,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孕育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指导老师的孜孜不倦,深情付出,参赛学生的勤学思考,乐在其中,都是获奖必不可少的因素。

随后,参赛队指导老师潘毅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将复杂赛题逐步分解,对赛题进行了概要介绍,与此同时,指导老师杨成对记者提出的“模型是否能应用实际”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杨老师将参赛队员由模型构思、制作、分工等环节层层剖析,分析了其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参赛学生从中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就是在为以后进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期间,学生参赛队队长安哲立提到我校的结构设计竞赛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正是有这样的良好平台才让学生有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也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摇篮。同时,他和队友畅谈了从校内选拔赛到国赛的种种收获,从破坏25多座模型到最终模型产生的欣喜和快乐,这不仅很好地回答了记者的各种问题,也完美诠释了我校学子快乐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附:

我校参赛队模型作品“竹”采用仿生设计:柱脚仿竹之根须,分散粘接于地板;柱身仿竹之躯干,中空结构,上细下粗;结点仿竹节,采用横纹木片粘接,连接牢靠。模型高1米,长宽分别为14厘米,承受了34kg重物(30kg铁块和4kg水箱),抵抗了1.16g的加速度,获得了全场最高分96.27分,获得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设计特色在于:采用悬挑梁设计,将不利的铁块焊接后,转换成有利的楼板;采用三角形截面柱,节省自重;结构简单明确,制作精细。

来源: 437ccm必赢国际本科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