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20-12-27 22:24:51 来源: 437ccm必赢国际文字:蒲松 图源:王旭 编辑:陆粤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科研路上,勤能补拙]

2010年高考结束后,王旭选择了自己所心仪的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他的土木工程之旅。基于对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自身的兴趣,从硕士到博士,他从防灾减灾交叉地球物理方向跨到了隧道方向。

跨方向读博,可以用困难重重来形容。在博一还未入学,他便接手了厦门海底隧道的项目,由于一开始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他每天都学到深夜,6点过就起床看专业书,把图书馆关于道路隧道通风的书籍全部看一遍,才逐渐上手。“科研是需要创新的,我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在那个时期,王旭查阅了许多国外的书籍和政府报告,将挪威海底隧道的公开资料全部看了一遍,结果还是没找到创新点,但是他并没放弃,又查阅了更多非隧道相关的其他领域的资料,最终有了灵感找到了创新点,在博士入学仅半年的时间内就发出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谈及到这段困难的时期,王旭说到:“其实这些能说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困难,我最大的收获是付出的时间都有回报、这些回报又反过来增强你的自信,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1.png

博士入学到至今,王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4篇1区TOP SCI期刊、1篇EI期刊,记者就如何写高水平文章这一问题与他进行了探讨,他大方分享出自己的建议:首先要见识到什么是好文章,然后再高效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谈到高效,王旭强调说,要避免花太多的精力去强迫自己学习,要学会合理地分解大目标,再将任务细分到每一天。就他自己而言,他科学地使用番茄时间法,每天至少完成8个番茄,集中精力打歼灭展。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也常常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领域,比如文学、历史、哲学、经管等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日常生活,劳逸结合]

除开科研,王旭对待社团工作也是非常积极的。他想广交朋友,也想锻炼自己在社交上和在组织筹划上的能力,初入大学,他向自己喜欢的社团——校社团联合会递出了人生第一份简历,他说:“当时等回复的那段时间真的很紧张,但是所幸的是自己能够被认可,成功加入这个大家庭”。在他刚进社团的第一年,社团就迎来了重大任务,作为校社团联合会活动部的一员,他积极的投身到整个活动的每一部分,包括策划、宣传、外联、场地布置、节目预演,每个环节都留下了他的脚印。那段多姿多彩的本科社团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大家专心地投入其中,为了兴趣爱好可以付出远超自己想象的时间和努力”。硕士和博士期间,他也分别加入了九里管委会新闻中心学术组和西南交大青年校友会秘书处,在九里管委会新闻中心学术组的任职期间,他写过3-4篇文章,其中1篇被评为当月优秀。

2.png

日常生活里,他爱好跑步、阅读和爬山,闲暇之余也喜欢约着朋友们一起聊聊天,聊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生、爱情、婚姻、历史、政治、哲学、法律等等。科研很重要,但生活同样重要,他这样说到。

[人生路上,伴友前行]

这一路走来,经历挫折,迈过坎坷,有人与之相伴,乃人生一大幸事。王旭与笔者分享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并非孤军奋战,很多亲人、同学、朋友都在不同阶段对他有不同的正面影响。提到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刘争平教授和博士导师王明年教授,王旭是心存感激的,老师们不仅在科研方面对他提供了帮助,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人生规划方面都给予了他一定启示。

3.png

王旭的两个博士同门今年都获得了国奖,不论是学术上的疑难困惑,还是工作上的难题,亦或是生活中琐事的困扰,他们都会相互交流、互帮互助。2018年,王旭参与了川藏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科研项目并于当年11月前往川藏铁路沿线考察,该项目意义重大,很多工程难题都属于国内外首次遇到,当时对于他来说该项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他同门知晓后,当即放下自己手中事,协助他查阅美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铁路相关规范,并进行翻译,共同解决了“开头难”的第一大麻烦,这份同门兄弟情,在那时已深深扎根在他心里。

采访到最后,王旭就自身经历向师弟师妹提出了建议:“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除了好好学习,也要好好生活,越努力越幸福。”对于他自身,王旭说,他想成为一个具有多学科思维,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题尾.jpg

来源: 437ccm必赢国际文字:蒲松 图源:王旭 编辑:陆粤